IC設計企業(yè)主要有三種盈利模式:第一種是其本身并不參與芯片實現,而僅是通過研發(fā)形成專有技術,并授權其他IC設計企業(yè)使用其IP核或設計工具,從而收取授權費或提成費;第二種是通過購買IP核授權及設計工具后,通過自主研發(fā)形成芯片的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再委托晶圓代工廠、封裝測試廠完成芯片生產后銷售,從而實現銷售收入;第三種是在第二種的基礎上,和終端電子產品方案商、整機商共同研發(fā)、調試芯片及最終產品軟硬件方案,并向其提供后續(xù)技術支持、技術服務。ARM、Synopsys等主要通過第一種模式實現盈利,大部分公司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分別采用第二、第三種模式實現盈利。
自2010年以來,IC設計市場份額增長大部分來自大陸供應商。大陸地區(qū)在2010年占據了5%的市場份額,在2017年達到了11%。在2017年,已經有10家公司進入前50大IC設計公司榜單,在2009年名單中只有一家大陸公司。
在2017年,紫光集團的銷售額為21億美元,是中國大陸最大的IC設計公司,全球排名第九。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計海思(超過90%銷售額來自母公司華為)、中興和大唐的內部供應,大陸IC設計公司市場份額將下降到6%左右。
大陸業(yè)者進入全球50 大fabless
2017年中國IC設計行業(yè)收入排名方面,大唐半導體將退出前十名,而WillSemi(韋爾半導體)和GigaDevice(兆易創(chuàng)新)以其強勁的收入表現進入前十名。
此外,由于麒麟芯片的普及率不斷提高,海思半導體的年收入增長達到了27.72%,其母公司華為的手機出貨量也在增長。
圖表 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十大公司
華大半導體得益于公司豐富的資源,開發(fā)了智能卡、安全芯片、模擬電路、新型顯示器等多種產品,2017年收入首次超過50億元人民幣。
在指紋傳感器市場,Goodix(匯頂)的收入增長了25%。GigaDevice首次進入前十名單,得益于在NOR Flash和32位MCU市場的出色表現,2017年收入將增長40%以上,達到20億元人民幣。
工藝方面,技術不斷進步,中國IC設計廠商也越來越多地使用更先進的工藝,例如海思已經在其高端手機中采用了10nm技術。
在南京舉辦的“2018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暨第七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創(chuàng)新大會”上,中國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了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簡稱IC)多個領域的十強企業(yè)名單。
從“2017年國內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yè)”來看,排名第一的依然是海思半導體,2017 年的銷售額高達 361 億元;清華紫光展銳緊隨其后,以 110 億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二;之后依次是中興微電子(76億元)、華大半導體(52.1億元)、智芯微電子(44.9億元)、匯頂科技(38.7億元)、士蘭微電子(31.8億元)、敦泰科技(28億元)、格科微電子(25.2億元)、中星微電子(20.5億元)。在前十名中,只有排名第十的北京中星微電子是新入榜企業(yè)。
從上市公司層面看,中興通訊控股子公司中興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躋身2017年中國IC設計企業(yè)十強,對應2017年銷售額為76億元、38.7億元、31.8億元;中芯國際系2017年中國IC制造企業(yè)十強之一,2017年銷售收入達到201.5億元,排名第二;中國IC封測企業(yè)十強未見上市公司身影;華微電子、揚杰科技、蘇州固锝、新潔能(新三板企業(yè))、深深愛(新三板企業(yè))進入中國IC半導體功率器件前十強;2017年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yè)有歌爾聲學、瑞聲科技、蘇州固锝控股子公司明皜傳感、華虹半導體參股企業(yè)硅?萍嫉龋唤S電子、上海新陽、有研新材控股子公司有研億金新材料、中環(huán)股份旗下中環(huán)領先材料為2017年中國半導體材料前十強企業(yè);北方華創(chuàng)系2017年中國半導體設備五強企業(yè)之一。
從非上市大型廠商層面看,2017年中國IC設計企業(yè)十強的榜首為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年度銷售額達361億元,較2016年增長近101億元;清華紫光展銳蟬聯(lián)中國IC設計企業(yè)十強的亞軍,年度銷售額為110億元,較2016年縮水15億元;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排名2017年中國IC制造企業(yè)第五名,銷售額為94.9億元;紫光集團旗下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排在中國IC制造企業(yè)第九名,銷售額為22.2億元;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天水華天電子集團為2017年中國IC封測企業(yè)前三強,對應銷售額為242.6億元、198.8億元和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