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精礦加工費08年下調 國內煉銅業(yè)壓力陡增
2008-01-24 來源:經濟觀察報 文字:[
大 中 小 ]
銅冶煉加工費08年度談判的結束,讓國內銅冶煉商新年伊始就遭遇困境。
此次談判中,必和必拓公司分別與中國主要銅冶煉企業(yè)達成2008年度銅精礦加工費為47.2美元/噸(或4.72美分/磅),同時還取消了價格分享條款。這個標準比2007年下降了21%,比2006年下降了50%。這對于原本已經在成本線邊緣徘徊的國內銅冶煉商來講,無疑只是嚴冬的開始。
據了解,加工費是在銅冶煉廠把含銅30%-33%的銅精礦冶煉成含銅99%以上的電解銅過程中,向銅精礦供應商收取的一定加工費。而加工費是冶煉廠利潤的主要來源,而作為冶煉廠的另一個利潤來源則是多年來銅冶煉企業(yè)與供應商之間達成的的利益分享慣例,即所謂的“價格參與條款”。
“銅精礦的價格就是國際銅價減去加工費,因此加工費降低就意味著銅精礦價格上升,冶煉廠成本增加!焙Mㄆ谪浄治鰩熇铎o遠表示,而按照原本的“價格參與條款”,如果LME銅價超過90美分/磅,礦山方面同意向冶煉企業(yè)歸還基價和市場價間差價的10%作為補償。這樣一來,銅冶煉商遭受雙重壓力稱不爭事實。
包括銅陵有色、江西銅業(yè)在內的中國銅冶煉商,已經同意2008年銅精礦加工費較今年的年度合同水準下調21%,為47.2美元/噸和4.72美分/磅,而今年年度合同中為60美元/噸和6.0美分/磅。
“煉一噸虧一噸,這就是銅冶煉企業(yè)的現狀!鄙钲谥薪饚X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2007年,銅加工企業(yè)的成本為90美元/噸,60美元/噸就已不賺錢了,目前大多數使用進口銅精礦的銅冶煉企業(yè)都處于虧損狀態(tài)。而對于目前下調21%以后,‘煉一噸虧一噸’顯然是冶煉廠的現狀!
據了解,此前幾年,國內的每噸銅精礦原料加工費一直保持上升的勢頭。從20美元一直到2006年初的200美元,而從2006年開始銅精礦的現貨價格開始呈直線下降。2006年下半年時銅精礦加工精煉費還是95美元/9.5美分,到了2007年就變成了60美元/6美分。2007年中期銅精礦加工費談判降至50美元/5美分,同時30多年來的價格分享條款首次被取消。就此一項中國冶煉廠將因此每年將少收入1.5億美元左右,相當于2005年中國88家銅冶煉企業(yè)利潤總額的五分之一。
根據海通期貨的統(tǒng)計數據,2007年1-8月份中國冶煉廠利潤為61.4億元,與2006年同期下跌了12.4%。國內銅產量雖然獲得較大增長,但是利潤卻下降了,這個“虧損怪圈”大大打擊了國內企業(yè)的生產積極性。
造成這個“虧損怪圈”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銅加工特性,由于銅礦建設周期比銅冶煉廠要長,已經在建的銅礦項目大多要到2008、2009年才能大量釋放產能。目前國際銅精礦供應緊張,銅冶煉產能大于銅精礦產能,因此中國銅冶煉商今年和明年的日子都會比較難過。
銅精礦加工費的下調顯然使供應不足引起的“虧損怪圈”更為加劇。目前,我國在建、擬建銅冶煉項目達18個,建設總產能約205萬噸,是2004年全國產能的1.3倍,2007年底我國將形成近370萬噸的新冶煉能力。我國銅礦石進口依存度僅次于鐵礦石,2/3銅精礦依賴進口。國內對國際銅礦需求的持續(xù)高漲,勢必拉高銅礦的進口價格。
盡管有證券分析師表示,目前形成的新年度加工費下降,對同為銅精礦加工費談判組成員的江西銅業(yè)、銅陵有色、云南銅業(yè)三家公司的盈利將有負面影響,但也有分析師表示,目前銅業(yè)公司加工費主要還是為了攤薄固定費用。李靜遠表示,加工費的下調無疑導致冶煉廠生產規(guī)模的減產,但由此對于市場的影響卻微乎其微,期貨市場,銅維持牛市勢不可擋,而證券市場方面,1月4日,新年第一周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云南銅業(yè)以漲停板高調報收,而銅陵有色和江西銅業(yè)也都以接近漲停板的高姿態(tài)向業(yè)內闡釋接下來的2008年。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