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自主品牌,就不得不提一下行業(yè)內的“老大哥”一汽和后起之秀上汽;同為國人寄予厚望的民族企業(yè),一汽旗下的奔騰品牌,憑借其出色品質和高性價比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堪稱自主品牌中的“頭牌”;而上汽旗下的榮威系列,英倫風格濃重,頗受年輕人喜愛,市場表現優(yōu)秀。
仔細分析二者,不難發(fā)現無論是在出身背景、產品布局還是品牌策略, 他們都有許多相似之處,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使得他們的商品魅力超過了許多合資品牌,為自主品牌樹立了成功的榜樣。
首先,從出身背景來看,榮威是上汽在收購羅孚知識產權及技術平臺后,具有混合“血緣”的汽車品牌。而奔騰品牌崛起的強大力量,則來源于中國一汽造車歷史的深厚積累和15年開放合作經驗的成果。
其次,從產品層面來看,豐富的產品線是贏得消費者的首要條件。我們看到,二者的產品布局十分相似:均涉及中高級、中級和緊湊級別,價位區(qū)間和產品的級別非常寬泛,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上汽以它的第一款轎車榮威750(報價 參數 圖片 論壇)在自主品牌市場投石問路,盡管其銷量并不可觀,市場表現也與問世之初上汽寄予它的希望有較大落差,但它為榮威品牌之后的發(fā)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再看從上市之初就在國內中高級車市占據重要位置的奔騰B70(報價 參數 圖片 論壇),雖然經歷了一個慢熱的過程,但是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優(yōu)秀的品質,使奔騰B70躋身中高級車主流,并連續(xù)三年相繼推出了配置豐富的08款、09款、2010款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時尚型。無論安全技術、內飾外觀還是超高性價比方面,都大受消費者認可并贏得了優(yōu)異的市場口碑。
而上汽在榮威750銷售暫時受挫的情況下,推出了主打“全時數字”概念的榮威550(報價 參數 圖片 論壇),基于上汽的品牌基因,諸多動力系統(tǒng)、技術參數和漂亮的外觀內飾表現,令榮威550在這一產品上逐漸顯露出自主品牌的優(yōu)勢,也逐漸得到市場的認可。隨后,以“全面越級”問世的以奔騰B50卓越的品質、優(yōu)良的產品性能和出色的品牌口碑一炮而紅,并以超越同級車的配置和優(yōu)良的經濟性迅速占領市場。
在兩個品牌對仗推出處于中高級市場的7系列和5系列車型之后,榮威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車型350,也與即將面世的奔騰B30在產品策略上不謀而合。
在技術層面,一汽奔騰與上汽榮威都是將世界先進技術為己所用,在自主創(chuàng)新的同時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立足中國消費者,自主研發(fā)出與國際品牌相抗衡的優(yōu)秀產品,并且其商品魅力已與國際知名品牌零距離,使得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具有更高的起點,在“國際化”之路上起跑更快,這也體現了中國車企的“爆發(fā)優(yōu)勢”。另外,從銷量來看,這兩個品牌都有著優(yōu)秀的市場表現。去年一年,一汽奔騰整體銷量直逼9萬,作為一個年輕的品牌,如此強勁的發(fā)展勢頭實屬難得。而上汽榮威也以7.5萬輛的成績展示了不俗的實力。
作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代表,奔騰和榮威在很大層面上體現了其品牌策略的前瞻性,所體現出的共同點,實可作為其他廠家品牌推進過程中的借鑒之處。正因為如此,奔騰和榮威的成功不僅僅是自己的成功,更是整個自主汽車工業(yè)的成功。相信在奔騰、榮威之后,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廠商會意識到,產品品質與品牌策略應當齊頭并進,兩者缺一不可,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長久之計,也只有這樣,真正適合中國消費者的自主車才會誕生,這無疑讓整個民族汽車工業(yè)走上了一條良性、健康、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發(fā)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