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光臨中國的行業(yè)報告門戶弘博報告!
分享到:
理性看待新榨季食糖產銷形勢
2010-07-23 來源:食品商務網 文字:[    ]

   理性看待新榨季食糖產銷形勢

    目前糖市中投資者的心情十分糾結,仿佛看多看空都有道理。反映到盤面就是縮量盤整,不死不活,交易商的心態(tài)在盤面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國際糖價的上漲有人歸結于巴西食糖運輸不暢。其實真正的原因恐怕沒有那么簡單。除了中國春節(jié)以來糾枉過正大幅下跌以后的理性回歸因素外,印度的天氣、泰國的糖慌、世界經濟的復蘇恐怕才是國際原糖價格上漲的根本動力。

    國際糖基本面及前景悄然呈現(xiàn)積極信號。黃海軍演造成東北亞緊張形勢,美國重兵囤積波斯灣,中東地區(qū)地緣沖突潛伏。若地緣政治及軍事沖突苗頭再起將推升原油價格,巴西廠家用更多的蔗料生產酒精調低原糖生產比例,從而減少原糖供應,進而對國際糖形成利好支撐。印度季雨平均值同比正常年景下滑,勢必影響新榨季估量。國際糖業(yè)組織預測明年將過剩250萬噸是建立在印度產量恢復性增產至2500萬噸的基礎上,若印度產量預期下調,國際糖市供應平衡表就該重新修訂。泰國往年有約500萬噸用于出口,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國。今年由出口國變?yōu)檫M口國也造成了局部糖源緊張。

    國際糖基本面悄然發(fā)生變化,震蕩攀升且短期內還有望向上加速。按照目前17.5-18美分的價格,進口到岸價超過5000元,在成本線上沒有300-500元的價差,進口糖運作風險較大。中國前期已經進口約44萬噸原糖,下榨季中國產量恢復性增長預期悲觀,中國也將是一個潛在的進口大國。由于大宗商品貿易定價權的缺失,做多中國情結也對國際糖市形成支撐。

    國內新榨季產量恢復增長悲觀預期。新榨季甘蔗長勢不盡人意,植株矮小、出苗率低,春旱以及夏旱給甘蔗帶來先天不足,甘蔗普遍疏、細、矮。這樣單產將不甚理想,將沖銷種植面積增加帶來的產量增加。按照目前的態(tài)勢,預期廣西產量只能增長10%或是更低,明年廣西產量約在750-770萬噸。云南甘蔗有2/3的宿根,經歷了百年大旱勢必也將影響云南產量,預期云南產量只增長5-8%,產量約190萬噸。廣東盡管種植面積增加20萬畝,但部分地區(qū)甘蔗受旱嚴重,廣東產量持平或略減。海南種植面積減少20萬畝,產量下調5-7萬噸。北方甜菜糖恢復性增產,預期產量80-90萬噸。按目前形勢分析,新榨季國內產量將在1200萬噸以內。后市產量還將根據天氣以及甘蔗生長情況作調整。

    今年糖源少,明年雖然恢復性增產但依舊是一定供求有缺口的年景,連續(xù)三榨季的供不應求支撐糖價高位運行,預計后期糖價還將跟隨農產品一道穩(wěn)中溫和攀升。在政府管理通脹預期,對食糖有效調控組合拳下,短期內不太會出現(xiàn)瘋漲行情,預計現(xiàn)貨將蝸牛式爬升。面對再度樂觀的新榨季產銷形勢,須冷靜思考、理智應對。暴漲暴跌都不利于國內糖行業(yè)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或許維系高位平穩(wěn)運行態(tài)勢符合各方利益。

文字:[    ] [打印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