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光臨中國的行業(yè)報告門戶弘博報告!
分享到:
“洋品牌”為何屢屢無視我國消費者權益
2010-10-29 來源:新華網 文字:[    ]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購買耐用消費品的目標定位在價格不菲的“洋品牌”上。而這種近乎盲目的信任,卻縱容了“洋品牌”無視我國消費品市場相關法規(guī),屢屢爆出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

    “洋品牌”電視屏幕保修期限縮水 遼寧消協(xié)艱難維權

    2007年底,遼寧省鞍山市市民劉軍購買了一臺三星液晶電視機,僅使用兩年就發(fā)現,顯示屏出現多條紅道。當劉軍找到三星維修部門時,卻被告知屏幕已過一年包修期,需要花費6000元更換。

    實際上,我國《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規(guī)定,顯示屏作為電視機主要部件,包修期應為3年。于是,對處理結果不滿的劉軍,選擇了向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已經接到兩起同類案件的消協(xié)迅速組織調解。

    遼寧省鞍山市鐵西區(qū)消費者協(xié)會工作人員方孝文說:“調解這樣的投訴很困難,原因之一就是相關法規(guī)的滯后性。雖然我國《三包規(guī)定》要求,顯示屏應作為電視機主要部件,包修期3年。但是由于國家《三包規(guī)定》是以列舉的形式對相關產品的包修年限和主要部件進行界定,加之頒布實施時,平板電視尚未走入尋常百姓家庭。因此,附件目錄中沒有平板電視顯示屏的內容。大部分國外品牌家電正是利用法規(guī)的滯后性,將占總機價格70%以上的顯示屏規(guī)定在主件之外,規(guī)避我國三包法規(guī)。事實上,從《三包規(guī)定》的立法精神看,平板電視顯示屏無異于汽車的發(fā)動機,是不折不扣的主要部件。因此,低于國家三包期的規(guī)定是無效的!

    由于消費者協(xié)會沒有執(zhí)法權,只能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以說服教育為主,促成問題的解決。如果一方堅決不同意調解,消協(xié)也是無能為力的。在這起案件中,為了結束三星廠家的侵權行為,鞍山市消費者協(xié)會只能邀請一些專家、媒體,以召開聽證會的形式,進行輿論攻勢,才使問題得以解決。目前,三星廠家已經結束了內部規(guī)定,延長了顯示屏包修期限。

    維權成功后,作為此案的相關負責人,鞍山市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部主任何民說:“好在《三包規(guī)定》第四條指出:‘國家鼓勵銷售者和生產者制定嚴于本規(guī)定的三包實施細則,并不免除未列入目錄的三包責任和銷售者、生產者向消費者承諾的高于列入目錄產品的三包責任。’也就是說,國家歡迎銷售者、生產者制定嚴于《三包規(guī)定》的條款,但不能有低于《三包規(guī)定》的條款,這樣我們的維權才得以成功!

    目前,類似情況仍然時有發(fā)生,而且部分國外產品在超過三包期限后的維修價格遠遠高于產品本身價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消費者盲目信任縱容 洋品牌無視其權益

    記者日前走訪了沈陽市多家家電銷售企業(yè),針對品牌選擇問題隨機采訪了多位消費者。絕大多數消費者在除去價格因素外,都會選擇國外品牌。在汽車、醫(yī)藥等領域同樣存在此類現象!百|量有保證、技術水平領先、品牌影響力大”等成為選購國外品牌的主要原因。

    家住沈陽市鐵西區(qū)的柴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說:“我買家用電器會首先考慮一些國外知名品牌。雖然現在一些國外品牌都是在國內生產,但是一些核心技術應該還要領先于國內品牌。

至于說包修幾年無所謂,這些大品牌一般質量都過關!
    “如果其他條件一樣,就差包修年限的話,不會影響我選擇購買國外品牌。”在沈陽市某家電商場購買液晶電視的王先生這樣說。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很少有人會將包修年限作為購買家電的主要考慮因素。一位將SONY液晶電視定位為自己購買目標的高女士這樣認為,“洋品牌”即便沒有寫明包修幾年,售后出現問題也是有保證的。

    無獨有偶,近日部分媒體又爆出備受國內iphone迷喜歡的ipad平板電腦無視我國三包規(guī)定,仍然規(guī)定主要零部件包修1年,引發(fā)消費者不滿。記者撥通了蘋果公司官方網站公布的電話,一名銷售顧問回答說,ipad電腦主要零部件確實僅包修一年,如需延長需要追加費用。至于為什么無視我國三包法規(guī),該銷售顧問未給出回答。沈陽iphone迷葛女士說:“雖然知道包修期一年令人很不爽,但還是選擇購買這樣一臺超‘炫’的平板電腦!

    一位國外知名品牌汽車銷售人員對記者說,現在大多消費者購買這類國外知名品牌汽車,不會主動詢問包修年限和具體細節(jié)。只有在第一次保養(yǎng)后或出現問題時才會仔細研究售后服務。多數維權行為屬于事后維權。而且,銷售人員一般也不會主動提到相關售后業(yè)務,介紹主要圍繞產品性能。

    消費者對三包服務的漠視和對國外品牌的盲目信任,已經讓一些“洋品牌”忽視了我國消費者的感受,屢屢侵犯我國消費者權益。而當消費者真正遇到產品質量問題時,就會帶來較大的物質和精神損失。

    專家呼吁:品牌選擇需要理性 相關法規(guī)亟待完善

    針對目前消費品市場上,部分消費者過于崇拜國外品牌的現象,方孝文認為,我們的消費者在購買相關產品時需要注意,一些價格高出我國同類產品幾倍的“洋品牌”,不一定在質量上有多么優(yōu)越。

    以電視機為例,今年初至今,在鞍山市消協(xié)受理的投訴中,投訴國內大品牌電視生產廠商的案件數為零。所以,從性價比方面看,國內品牌電視值得購買,尤其是進入一些大型家電商場的國內品牌家電,質量上是有保證的。

    此外,方孝文建議,消費者要提高維權意識。目前我國消費品市場上的消費者,在遇到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首先會選擇到消協(xié)來投訴。消協(xié)調解無效后,就需要消費者自己拿起法律武器維權。但是,進入這一階段,就會有部分消費者覺得法律訴訟既耗費時間又浪費金錢,最終放棄維權。消協(xié)一般都會支持消費者拿起法律武器維權,也會為消費者提供相應的法律援助,有必要時還可以代理訴訟。

    同時,方孝文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完善相關法規(guī)。例如1995年發(fā)布的《三包規(guī)定》所包含的目錄商品已經不適應當今消費品市場,這讓基層工作人員在為消費者維權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應該盡快補充、修訂、完善。

 

文字:[    ] [打印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