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質化日益嚴重 韓系車遭中國民族汽車圍攻
2007-06-14 來源:汽車007周報 文字:[
大 中 小 ]
中韓兩國汽車正面臨“冰火兩重天”境地,一方面是韓系汽車正被快速邊緣化,原因是與韓系競爭最為直接的本土自主品牌的快速成長,一方面是隨著本土汽車企業(yè)以價格換取市場之后,新趨勢是以精美廉潔國民車概念沖擊市場。這并意味著自主品牌全方位已經超越韓系車。記者認為,中國汽車只是離韓國車很近了,超越還需時日,到底中國真正的發(fā)展還不到十年。
韓系車市場不斷萎縮
有人預測,中國自主品牌風暴已經刮起來了,這個預測并不是空穴來風,來自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最新統(tǒng)計很明顯支持這個說法。數據顯示,截止到4月,今年國內乘用車銷量已經突破200萬輛,其中,轎車銷量達到153.45萬輛,雙雙超過去年全年總銷量的40%。而自主品牌轎車表現突出,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9.31%,超越日、德、美、韓等車系,穩(wěn)坐銷量冠軍團隊位置。
當自主品牌增長的時候,與自主品牌最為同質化的韓國車受到的沖擊最大。當年,韓國車系憑借“低成本”戰(zhàn)略擴張,現在,自主品牌正在把這一策略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因此,前兩年銷售勢頭良好的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兩個韓系車品牌,從去年以來顯現頹勢。在車市價格普遍下壓情況下,韓系車低價高配的優(yōu)勢無存,銷量整體下滑。
根據最新數據,3月,北京現代成為10大中唯一增長率為負的企業(yè)。4月,北京現代在TOP10里沒了蹤影。銷售主力車型伊蘭特大幅下滑,從1月份的1.2萬輛下滑到4月份8685輛,受到價格沖擊最為明顯,東風悅達起亞也只有賽拉圖能保持在月銷6000輛以上。
中韓同質化日益嚴重
為何這一現象出現在韓系車上,而歐美品牌卻波動較小?邦德汽車研究所專家裘文才分析,那是因為,自主品牌汽車與汽車發(fā)展較晚的韓國汽車同質化最嚴重。
自主品牌與韓系車表現的同質化主要表現在價格、品牌以及外觀設計風格上。主要以中低端車型為主,因此,車市整體價格下跌對韓系車的沖擊無疑最大。自主品牌大規(guī)模沖擊韓國占領的市場的時候,韓國企業(yè)的利潤空間降到了最低,而韓系車在中高端市場還立足未穩(wěn)。
目前,大眾對汽車品牌的認同度來說,首先認可的是德系車,其次是歐美。從日本和韓國品牌來說,韓國排在日本后面,那么目前自主品牌汽車肯定首先沖擊的就是韓系車,因為自主品牌車的低價是進攻最好的武器。中韓產品的市場定位也趨于雷同。隨著汽車設計開發(fā)全球化,從同一設計公司出來,再到中國和韓國的產品,風格相差也不大。
裘文才對記者表示,前一陣碰到的韓國人依然對在中國車市發(fā)展保持樂觀,但是希望他們能夠對中國市場進行重新思考,中國市場比他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文字:[
大 中 小 ] [
打印本頁] [
返回頂部]